
影视剧照
文章中他提到,分子人类学作为研究,采样过程十分严谨,需要当面抽血,涉及重要家族,不仅需要看身份证,还需要问家谱;若涉及爱新觉罗这种重要家庭,还需要请教清史专家,不会是谁自称“爱新觉罗”就直接相信,因此在源头上就保证爱新觉罗姓的“分母不过滥”。
而商业测试公司,采样基本靠抽样者寄送唾液,用户身份、祖源信息全靠自填,可信度难以核实。因为这些检测基本靠寄唾液,而祖源信息是用户自己填。你姓金、赵、董都可以填爱新觉罗,测试公司也很难核实。而爱新觉罗现在按族谱活着的估计也就一两万男丁,实际愿意找公司测的人极少。加上隐私因素,测的时候不说自己是姓爱新觉罗的也有可能。

他补充道,自己曾在2019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的后代,结果确实来自努尔哈赤C2b1a2b1-F14751这条支系。他提到,分子人类学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国际上,古DNA取得突破是在2010年,因此他质疑部分假说中提到的“光绪的Y染色体是O1b-F1759”的信息点,因为“在2003年或2008年,搞考古或文博的人是基本想不到去做古DNA的,当时也没这个技术。至于后来光绪遗体的保管单位是否后来想过去测古DNA或者联系过谁,我确实不知道”。
面对这类“阴谋论”,严实表示,首先,宣统退位已经超过100 年,“乾隆是不是雍正亲生”肯定不会是一个涉及“国本”的问题。难以想象这种阴谋论有什么重大意义以至于需要“只手遮天”地保密。就算某研究单位测出“不是”,当事人完全可以去另一家测。而从分子人类学角度,有科学价值的结果则会被发表。(隐私会处理)
同样的道理,关于“某某乾隆后代测出不是努尔哈赤那支”这类传闻,也没有什么令人信服的证据。这种说法,应当由家谱足够可靠的当事人本人,或正规学术机构的分子人类学研究者提出,才值得被郑重对待。
(来源:科普中国、津云新闻、青岛新闻网)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