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27日深夜,四川西昌城外冕山镇笼罩在浓重的夜色中。没有月光的夜晚,两支英勇的解放军部队却在此上演了一场令人痛心的手足相残。这场因黑暗和误会引发的交火,最终导致17名战士壮烈牺牲,200余人负伤,成为解放战争末期最令人扼腕的悲剧。
【漆黑夜晚的致命邂逅】
当晚,一野62军184师552团正秘密向冕山镇推进。团长趴在潮湿的草丛中,望远镜里只能隐约看见镇外晃动的火把光影。团长,前方发现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侦察兵压低声音报告,看阵型像是正规军,但具体人数看不清。
此时,刚刚经历血战的二野15军44师132团正在镇内休整。他们白天刚解放西昌城,追击残敌至此。疲惫的战士们围着篝火包扎伤口,完全没想到危险正在逼近。
【误判引发的激战】
肯定是西昌的溃兵!552团参谋长斩钉截铁地说。团长望着远处晃动的身影,想起132团迟迟未到的联络,误判越来越深。凌晨2时许,随着一声令下,密集的枪炮声突然划破夜空。
132团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很快组织起有效防御。奇怪的是,对方不仅战术娴熟,连作战方式都与自己如出一辙。两个多小时里,双方你来我往,战况异常激烈。
【刺刀下的震惊发现】
上刺刀!552团团长怒吼道。当双方战士在火光中短兵相接时,惊愕地发现:对面竟是穿着同样军装的同志!有战士突然大喊:别打了!是自己人!但为时已晚,鲜血已经染红了冕山镇的土地。
【血泪交织的善后】
当两位团长在硝烟中相认时,都红了眼眶。清点伤亡时,现场一片肃穆——17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个夜晚,200多名伤员痛苦的呻吟声令人心碎。事后调查发现,由于通讯中断和极端天气,两支兄弟部队竟在黑暗中自相残杀。
在隆重的追悼会上,幸存者们相拥而泣。这场本可避免的悲剧,成为所有参战官兵心中永远的痛。它警示后人:在战争中,有时最危险的敌人不是对面的枪炮,而是信息迷雾中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