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昨夜,热门中概股大涨!黄仁勋,连续4个月卖出英伟达!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时报)

当地时间9月24日(周三),美股三大指数收跌,标普500指数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下滑。甲骨文与英伟达等AI概念股继续承压。此外,美联储青睐的PCE通胀数据将在本周公布。

截至收盘,道指跌171.50点,跌幅为0.37%,报46121.28点;纳指跌75.61点,跌幅为0.33%,报22497.86点;标普500指数跌18.95点,跌幅为0.28%,报6637.97点。

AI概念股继续承压

AI概念股周三继续承压,英伟达收跌0.8%,甲骨文收跌1.7%。

美光科技公司的财报一度使周三早间市场恢复了一些信心。该公司报告财报优于预期,并发布了强劲的业绩指引。人工智能(AI)热潮推动了美光科技公司营收增长46%。

然而,在这家领先的内存芯片制造商发布业绩之前,市场情绪笼罩在对AI行业内部循环性质的加剧担忧之中,其原因主要是由英伟达与OpenAI的合作引发。

英伟达宣布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该消息曾提振其股价及整个股市,但一些投资者指出,这是一笔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易,它与互联网泡沫时期所见的事件有相似之处。

此外,投资者也对这两家知名AI公司的增长计划是否有足够的能源支撑提出了疑问。

市场还担忧AI概念股英伟达和甲骨文的股价已反映了乐观前景的情况下,涨势可能失去动力。

在市场估值高企之际,交易员也可能进行获利了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指出了美股估值过高的问题。

在此之前,对AI巨大潜力的看涨情绪已经多次推动股市创下历史新高,抵消了市场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紧张的担忧。美联储快速宽松的预期也增添了乐观氛围,投资者押注更低利率和韧性经济将提振企业盈利。

交易员在周四的失业金申请数据和周五的PCE通胀数据公布前持谨慎态度。

美国政府关门的事态发展也成为焦点。

美国总统特朗普取消了与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查克·舒默和众议院少数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的一次会议,该会议原本可能避免在9月30日最后期限前出现政府停摆。

阿里巴巴正式宣布与英伟达开展AI合作

板块方面,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七跌四涨。材料板块和房地产板块分别以1.59%和1.01%的跌幅领跌,能源板块和公用事业板块分别以1.23%和0.73%的涨幅领涨。

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谷歌A、阿斯麦、甲骨文、奈飞跌超1%,苹果、英伟达、台积电、波音、亚马逊、超威半导体小幅下跌,博通、微软、Meta小幅上涨,高通涨超2%,特斯拉涨近4%,英特尔涨超6%。

英特尔收高6.41%,成交48.91亿美元。周三有报道称英特尔正请求苹果公司进行投资,双方的谈判尚处于初期阶段,短期内可能不会达成协议。

英伟达收跌0.82%,前一交易日跌2.82%。消息面上,英伟达CEO黄仁勋通过多次交易出售22.5万股普通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174.82美元至184.38美元。此轮减持是黄仁勋此前于3月份制定的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年底前出售最多600万股英伟达股票。此前的6月、7月、8月,黄仁勋均减持了英伟达股票。

金融股多数下跌。摩根士丹利、高盛、嘉信理财、花旗集团、瑞银集团、巴克莱跌超1%,德意志银行、纽约梅隆银行、美国合众银行、贝莱德、富国银行、美国运通、地区金融、万事达、维萨小幅下跌,美国银行平盘,哈特福德保险、旅行者保险、摩根大通、大都会人寿、第一资本金融、瑞穗金融、好事达保险小幅上涨,美国国际集团涨超1%。

能源股普涨。美国能源涨超4%,康菲石油、巴西石油涨超2%,阿帕奇石油、英国石油、雪佛龙、西方石油涨超1%,壳牌、埃克森美孚、杜克能源、斯伦贝谢、帝国石油小幅上涨。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HXC)收高2.83%。阿里巴巴涨超8%,百度、京东、富途控股涨超5%,老虎证券涨超3%,蔚来、金山云涨超2%,哔哩哔哩、拼多多、爱奇艺、腾讯音乐、理想汽车、唯品会涨超1%,虎牙、小鹏汽车、新东方小幅上涨,携程、极氪小幅下跌,网易跌超1%。

阿里巴巴收高8.19%,成交92.91亿美元。该公司在24日召开的大会上正式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还一口气发布七款大模型产品。据报道,阿里巴巴与英伟达的合作覆盖了Physical AI的实践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的合成处理,模型的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以及模型验证测试等。

麦克莫兰铜金公司收跌16.95%,成交35.76亿美元。该公司确认,其位于印尼的Grasberg Block Cave矿9月8日发生的泥石流事故已造成两名工人死亡,另有五名工人仍下落不明。公司预计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恢复事故前的生产水平,2026年铜金产量较此前预期下降约35%。

责编:李丹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 Type="normal"@@–>

END

" Type="normal"@@–>

]article_adlist–>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swlnl.cn/2601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